系统概述
综合前置区别于以前的离散前置,基于渠道整合技术,实现跨系统的业务流程的定制与开发,以及金融业务的创新和产品的组合。综合前置系统利用EAI技术,建立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服务规范,实现全行的流程和信息整合,降低银行整体系统的维护和开发成本。采用连接技术,集成业务产品系统,再按照SOA的体系,将业务产品系统进行封装,使业务产品的应用以业务服务的方式发布出去,屏蔽了后台业务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形成银行的企业服务总线(ESB)。
综合前置系统通过渠道系统的统一接入,逐步实现渠道共用业务逻辑的统一,形成各种渠道面向客户的一致服务,从而在渠道统一管理的基础之上,提升渠道系统的客户服务能力。并通过对后台业务系统的服务进行封装,形成标准的服务,提供给渠道系统调用,有利于将后台系统的新功能通过综合前置系统快速向渠道发布。
综合前置系统框架图

系统特色
- 1、前置系统提供对主机业务系统的统一的报文结构,统一的加密算法,统一的通讯平台。
- 2、前置系统可作为和外系统连网的通讯网关机和前置机,起到协议转换和报文转换的作用。
- 3、综合前置系统可以对本地的自助设备进行监控。
- 4、前置机可对来往信息或交易进行详尽的记录,方便查询和对帐,从而间接保护主机安全。
- 运行框架:
- 接入层:负责屏蔽与前置系统连接的各个系统在接入上的差异,包括接入的通讯方式,安全控制以及数据格式的差异等。外部系统通过接入层接入后,在前置系统内部形成系统调用的应用标准,提供给其他系统调用。
信息交换层:外部系统通过接入层的通讯接入和数据转换之后,在前置系统内部实现银行渠道、业务系统以及第三方系统之间标准的数据交换。
业务逻辑层:主要提供访问后台系统的安全策略控制,交易预处理(如预警),跨渠道授权,系统状态的监控等。
- 系统功能:
- 交易流程控制(可编程,支持二次开发)
流量(系统流量,业务流量)控制、负载均衡
存储转发机制,保持交易的完整性
通讯服务(支持多种协议,多种通讯方式)
系统的管理与监控
报文格式转换
接入设备的管理服务
支持系统配置的动态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