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概述
为优化社区信息资源配置,提高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效率,避免社区信息化服务网络的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政府决定依托政府信息港现有的网络平台,来建设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具体的建设内容包括:社区网络平台,依托现有的网络平台,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连接。社区协同办公平台,基于信息港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并整合卫生局、社保局、劳动局、民政局等部门业务系统。社区综合服务网,信息平台集信息网、服务网为一体,充分发挥信息媒介、组织服务、资源共享的窗口作用。
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管理重心下移,各部门的触角纷纷向社区延伸,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管理体制,社区成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平台和基础环节,越来越多的社区管理工作需要社区协助完成或直接办理。要完成繁重的社区管理任务,单纯依靠传统的管理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典型应用场景:1、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系统 2、个人基础信息数据库。

系统总体设计:从系统组成的角度可描述为“六个层次、三个体系:业务协同、信息共享”。

六个层次
- 1、基础设施层:是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前提。主机如何选型、网络如何接入、应用如何部署、数据如何备份、系统如何管理都是需要考虑的方面。
- 2、 社区服务数据资源层:指的是社区服务信息资源的集合。各种信息应按照反映的不同事物或事物的不同属性划分信息的不同门类和不同层次,按照客观事物的相互关系在信息资源内部建立起与此对应的有序结构,这种有序结构式由信息本身具有的客观内容所决定。
- 3、 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层:是专门用于实现分布在各个委办局内部的资源数据共享所建立的服务平台。
- 4、 应用开发平台支撑层:应用开发平台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支撑平台,包括:内容管理支持、工作流服务支持、公共资源配置管理、电子表单服务、短信息服务、日志服务等内容。
- 5、 业务综合应用层:以社区实际业务需求为向导,基于应用开发平台构建的面向用户的应用软件,是用户具体业务功能要求的直观体现,这里包括了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社区管理平台等系统。
- 6、 系统表现层:采用PortaI技术构建的信息门户平台是用户访问系统的渠道与途径,包括面向社区公众以及服务提供商的社区公共服务门户、面向社区管理的管理门户等。

三个体系
- 1、标准规范体系:标准与规范支撑体系是保障整个系统成功实施的软性因素,也是成功实施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 2、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对整个系统提供基本安全防护、应用安全防护和安全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各个层面的安全。
- 3、维护与支持体系:维护与支持是贯穿系统设计到运行的全过程的保障体系。

